我院開展腹腔鏡下早期胰腺假性囊腫治療新技術
發(fā)布日期:2015-03-26
來源:
瀏覽量:103762
近日,我院外一科成功對一名重癥膽源性胰腺炎治療后的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早期胰腺假性囊腫硬化劑注射治療。
王有才是我市大安區(qū)新店鎮(zhèn)人,在深圳打工期間因膽囊結石致重癥胰腺炎,在被當?shù)蒯t(yī)院搶救治療,挽回生命。但治療后1個月即出現(xiàn)胰腺體尾部巨大囊腫,直徑約10cm。他四處求醫(yī)均被告知需等待胰腺假性囊腫成熟后,方可再次行膽囊切除手術治療并胰腺假性囊腫腸吻合手術。王有才最終輾轉來到我院外一科,經(jīng)過全面檢查后,該科醫(yī)生考慮到患者結石顆粒細小,極易再次造成急性胰腺炎、膽囊炎的復發(fā),患者及家屬早已經(jīng)歷“九死一生”,從心里、生理及經(jīng)濟上均難以再次承受打擊。經(jīng)過會診討論,醫(yī)生們決定對其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早期胰腺假性囊腫硬化劑注射治療。術中順利切除病變膽囊,并穿刺抽出假性囊腫積液,注射新型泡沫硬化劑聚桂醇治療。術后患者囊腫顯著縮小,未再進一步增大,順利康復出院,目前進入隨訪期。
據(jù)外一科主任陳澤華介紹,胰腺假性囊腫(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炎、胰腺外傷及手術常見的并發(fā)癥,早期 <6周 成熟期 7-12周 慢性期 >13周。早期PPC,指病程≤6周的囊腫,囊壁沒有成熟,此時行囊腫的相關外科治療,會增加囊腫破潰,吻合口漏等風險。絕大多數(shù)醫(yī)院以往認為PPC須在6周后等待囊腫壁成熟,才能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治療或者行內引流手術治療。而急性胰腺炎大多為膽源性,尤其是砂礫樣結石或者充滿型膽泥患者的膽囊,往往在等待胰腺假性囊腫進入成熟期以進一步行相關治療期間,結石或膽泥墜入膽管,會再次誘發(fā)胰腺炎、膽道感染的發(fā)生,增加了再次生命威脅的風險。故而及早針對膽囊結石行膽囊切除術是預防再次誘發(fā)胰腺炎的重要手段。此時,胰腺假性囊腫尚未進入成熟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同期進行早期胰腺假性囊腫的治療也顯得頗有臨床價值,為患者縮短了病程,節(jié)約了經(jīng)濟成本,減少了多次治療的痛苦。
我院外一科率先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早期胰腺假性囊腫硬化劑注射治療,即可及早去除誘發(fā)胰腺炎的誘因(膽囊結石膽囊炎),也可于術中直視下行囊腫穿刺注射硬化劑治療,避免了后期超聲引導下胰腺囊腫“盲穿”所帶來的胃腸道、胰腺等損傷的可能,也可避免囊腫破漏的發(fā)生。降低了治療風險,縮短了治療病程,對于患者受益匪淺。